開放的互聯網什么最重要——信任
發布者:東郡網絡 時間:2020-09-05 15:54:00開放的互聯網為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創造了機會?;ヂ摼W的全面發展依賴于堅實的信任基礎。根據美國之前的調查顯示,45%的互聯網用戶由于對網絡安全的擔憂而改變了其上網行為。這些用戶擔心其個人數據被政府或商業性的使用;擔心其成為數據泄露、網絡犯罪的對象或者因互聯網監控的存在而面臨著隱私被侵犯的風險。
與網絡世界不同,在現實物理世界中,公民擁有的諸如公民身份證、護照等證件,由公安部門統一發放,一人一證,在很大程度上二者基于國家統治產生信賴基礎。相反,由于信息泄露、網絡犯罪、謠言難治等現象的層出不窮,互聯網可信身份服務提供者與互聯網用戶之間并未產生深厚的信任關聯。大規模的數據泄露、數據使用的不確定性、網絡空間犯罪、網絡監聽及其他威脅正在影響用戶對網絡的信任。
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04億,較2018年底新增網民7508萬,互聯網普及率達64.5%,較2018年底提升4.9個百分點?;ヂ摼W社會需要一個堅實的信任基礎來釋放其發展潛力。
技術構建信任
技術是用于構建網絡信任的基本要素,我們每天都依賴網絡技術來確保我們的網絡安全、交易安全甚至生命安全。
一個被廣泛運用的受信任的技術是傳輸層安全(TLS/SSL)技術。該技術用于保護兩個通信應用程序之間的數據完整性和保密性。TLS/SSL是通過在互聯網網絡工程工作組中通過開放性程序實現的。如今,事實上所有的銀行和政府機構的在線服務都使用TLS/SSL。
技術信任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網絡技術可以為網絡用戶的私人交流提供保障,TLS/SSL可以知道用戶交流的對象、知道信息的發送方和接收方并確保信息傳輸的完整性,也可以知道服務或信息是否被更改或阻止。這些網絡技術被用于確保網絡安全。沒有信息加密技術,政府、公司、個人不能保證其通訊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同時,我們需要政策的支持來確保技術的發展,從而為網絡信任的構建繼續貢獻力量。
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征是法治,政策治理國家自然包含網絡空間。互聯網身份之數字憑證的存在,是技術作為手段實現的效果,自然需要受到法律的監管。
面對科技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有了多種基礎性法律和政策應對新變化。《網絡安全法》是為了保障網絡安全,維護網絡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信息化健康發展;《電子簽名法》是為了規范電子簽名行為,確立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維護有關各方的合法權益。
越來越多人利用互聯網可信身份在網絡空間內活動。互聯網可信身份在電子政務、網絡支付、生活健康、金融交易等多個領域提供數字憑證,帶來更為便捷的生活。
本信息來源于:東郡網絡